目前分類:書籍篇 (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報名參加七次的線上讀書會,帶領人是幸倫老師和嘉誼老師,很有收獲。

會想來參加讀書會,是因為閱讀章成老師的文章,深有所感,章成老師說可以來上課,於是我就報名了。

文章標籤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自序時就很有感觸。

章成老師說,在日復一日中,有很多習慣在運作,習慣有一種力道在累積,一旦一直重複著一個習慣,它會變成一種愈來愈強的推力,變成是它著你走。表面上我們在過生活,可是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變成是生活在推著我們走。可是這些習慣之中,有很多其實是讓我們身心靈的運作一直在產生系統衝突和身心失衡的狀況。因此,外在生活看起來是日復一日,但內在卻會愈變愈緊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學人生.jpg

之所以看這本書是顏擇雅推薦的,她推薦了三本書,可以了解我們所不了解的美國。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望者之歌.jpg

顏擇雅推薦的書,從一開始的推薦序、自序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確

因為這一波的疫情,讓我讀到這本書。書的一開始有個測驗,13題對世界的認知,我只對4題,全球平均對2題,我對了哪四題?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抱刺蝟孩子

這本書作者是陳志恆老師,諮商心理師、作家,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心理碩士。我之所以讀這本書,是因為在主日學陪伴孩子時,會遇到不講話、不願意跟我接觸的小朋友。當然,有時候妳問他(她)話,他(她)的姿體語言是一種拒絕的姿態,我會感到難過、挫折。

文章標籤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認真上了很多了解自己的課程,讀到這本書,我終於知道我在什麼樣子的階段了。

盧森堡博士說,掙脫感情的束縛過程裡,有三個階段:

文章標籤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人接觸.jpg

今天讀到時,薩提爾說,接觸不是一場你嬴我輸的遊戲,也不是說你就永遠可以快樂過日子,而是很坦誠的生活,很人味的分享,以人為本位,以人為關懷,這才叫接觸。接觸能整合身心,培養自尊,增強你與自己、你與別人的關係。

文章標籤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懼離開愛就進來了

昨天去耕莘上完意識省察最後一堂課買的書,剛好很符合我的目前追尋天主的狀況。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最大成就

作者是曾寶儀,2021年的新書,之所以買來看,是因為我也是走在追尋真我的旅途上,這路,並不容易,為時也甚長。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僧人心態.jpg

之前在臉書讀到的短文:

文章標籤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章成禪師說,這個世界最有福氣的,是「時時擁有好心情」。每天早上醒來,環顧身邊的一切,心裡可以不由自主地喜悅起來,然後去開始新的一天;每天晚上睡覺,也能夠輕易地想起令人感謝的,讓心裡暖暖的事,而能夠甜甜地睡去;生活中被誤會了、被別人否定、事情不如預期時,還是覺得很平安。」我覺得這個真的是無敵難的。

然後章成禪師繼續說:「能理解、沒有想要還擊什麼,卻樂意進入一種「再學習」的狀態,讓自己的視野與能力,又更上一層樓。」所以,往後又有困擾自己的心念,就是表示自己需要再學習了。所以,生活上碰到不如意事時,第一時間不是還擊、生氣,而是先呼吸,讓自己平穩下來,看要不要過一陣子再處理,不是當下就反應。

文章標籤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美國記者Kate Murphy寫的,報導散見《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然後作者也很斜槓,擁有商業飛行執照。

之所以看這本書,我也是想了解自己,特別是對於意見不和、或著我討厭這個人的時候,那他(她)們所說的話,對我來說都是屁。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日好日.jpg

這本書有電影,但電影我沒看完,倒是先看書。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瑞云、鄭先安醫師合著。

心念是如何影響身體?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錢的靈魂.jpg

在這本書裡面,讀到一個章節,「凡你欣賞之事必會增值」說到: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最夯的話題是花新台幣1000元買3000元的三倍券,抱怨的人很多。

廖老師在這本書的自序當中寫到:「...遠赴法國,說是攻讀學位,還不如說是遠走他鄉,以為夢土在彼方。經過八年的半工半讀,從頭學習跟生命周遭的每一個人相處,漸漸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大地極為渺小的一粒塵沙,從而也就發現昔日一切的自怨自艾是那麼地空洞。」

文章標籤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的難題生死離別面對最難,喪偶、喪子、喪親,都很難,非當事人,旁人都很難發表任何意見。

在2017年因為歐麗娟老師的推薦,她說什麼是悲,李黎的《悲懷書簡》可以體會一二。那時對書的一句話很有感:「只有快樂能比較,痛苦是不能比的。」臉書比的是誰過得比較快樂、開心;抱怨發文時,問怎麼了終是一言難盡,紓發情緒,問題困難還是得自己面對。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今年二月上了陳茂雄老師的課後,一直在學習在自我、他人、環境的對話,如何如實表達自己的感覺,在顧及三者的情況下,讓我不會覺得委屈,對方又能懂我的意思,對事情也有幫助。我發現這個真的很不容易,尤其在當下,根本沒有那個反應和修養來好好對話,面臨困境。

書中的前言有一段正好說明我的困境:「在接觸心理學之後,我開始展開自省與自我對話,成為了今天更健康、豁達的人。不過我也發現,如果只是專注在做自己,在誠實表達的過程中,雖然能找到心理的平衡,但往往也容易刺傷他人,尤其是身邊最親近的家人、好友、工作夥伴。有些家庭會因此而發生糾紛,很多職場上不必要的誤會也因此而起。」

文章標籤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緒解鎖.jpg

看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上完薩堤爾的課對情緒很有興趣,我想知道如何談論情緒,就算我能談情緒了,那我要如何採取行動,改變現狀

小德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