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40歲尤其是女人,雖然我們確定青春已然遠去,但仍然精神奕奕,特別是來到台東,有最給力的陽光、最藍的海洋、最富生命力的原住民文化,讓人體悟生命絕對有各種可能,年齡真的不是問題。
就是為了追尋一個動人的生命故事,我們在週六上午10:30,來到位於公東高工裡教堂導覽的集合點,聆聽錫質平神父如何創辦公東高工,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1.公東的教堂
有人說,來看公東的教堂最好在光線充足的時候,我們運氣很好,今天太陽大卻不熱。導覽老師細心的導覽這座清水模、科比意式的建築,我不是建築愛好者,但聽到錫質平神父在50年前,為了改善原住民的生活,蓋這所學校,讓我對生命的選擇產生許多疑問,我想知道一位來自瑞士的外國神父,為何能愛人如己,愛著台東這片土地,而且最後堅持長眠於此?我想知道答案。
導覽老師繼續帶著我們沿著毫無修飾的清水模樓梯拾級而上,她告訴大家科比意式建築留有方框,是要讓人學會去看方框外的世界,一種留白的呈現。我看到方框外綠葉搖曳生姿十分好看,如果加上四季變換,真的有不同景象,原來方框不是真的框架,因為能框住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心。
小聖堂在四樓頂樓,導覽老師要我們沉靜自己的心,準備走進這個有台灣廊香教堂美譽的聖堂。
當聖堂的門一打開,我看見遠方的耶穌雕像在前方祭台張開手,好似歡迎我們。光線從天窗翻落,折射出不同層次的光影,更透過彩繪玻璃,讓光線呈現不同的顏色,一份溫暖靜謐的氣氛,環抱著我們每一個人,令人讚嘆。
導覽老師說,從一座建築的設計,就能看出建築師對待生命的態度,雖然我無從得知當年錫神父如何跟建築師達興登溝通設計出這樣的建築,但是當我走進這個小聖堂,我能感受錫神父為何有愛人如己的胸襟,因為他一生只許下這個承諾,為了這個承諾,他對人包容接納,更愛台東這片土地到底。
錫神父1985年離世,但這段往事並沒有因為他的逝世而淹沒在歷史之中,反而在2013年因《公東的教堂》出版,讓這座原本被遺忘的小聖堂,重新述說它自己的故事。我們二個40歲的中年婦女站在聖堂前,突然發現,人生的價值不在名利、權勢,而是我們願不願意在人生下半場仍勇敢選擇去愛人。
2.都蘭山的月光小棧
我一直很喜歡「都蘭」這個名字,美麗卻有不凡的氣勢,原來都蘭山正是阿美族的發源地。這裡有都蘭遺址,是一般觀光客較少來的景點,而我們因無行程隨意遊走,來到這幽靜的所在。在都蘭遺址的石棺區休息時,遇到一位少女剛好來到這裡,當她要離開時,我問她接著去哪?她說要往上走去月光小棧,我再次因為名字好聽產生好奇,我們也跟去了,殊不知道已被引入一處美麗之境。
如果早上走過公東教堂,下午來到都蘭山下月光小棧,你的心絕對會毫無保留的被台東收服,腳下都蘭的綠意,和遠方太平洋的藍,無不令人讚嘆!
月光小棧前身是早年都蘭林場的行政中心,二層樓日式建築被完整保留下來,這裡也是林正盛導演電影「月光下我記得」的場景,而這部電影讓楊貴媚得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導演本人也得到最佳改編劇本的獎項。
2個40歲的熟女各點一杯飲料,坐在這裡,覺得自己真的是很好命,能有這樣的福氣來台東旅行!我們跟自己說,雖然接受初老的中年,但仍會愛著未來的自己,因為台東給予我們滿滿的能量。
3.鐵花村
40歲的我們對搜尋美食的渴望已降低,但對提昇精神層面的渴望卻愈來愈強烈,鐵花村被我們列入鐵定去的地方。
鐵花村又是個好聽名字,曾經雜誌看過幾次介紹鐵花村,它是最有特色的原住民音樂聚落。
來到鐵花村是星期天的晚上,許多觀光客也許已陸續踏上返途,我們留下來參加7:30鐵花村的草地咚咚音樂會,只要在鐵花吧點一杯比連鎖咖啡店便宜的好喝飲料,就能坐下來,輕鬆聆聽台東原住民最純淨的音樂。
今天的主秀是來自布吉納法索的老師與台東在地音樂家交流,除了看到國際級的精湛鼓藝,最令我驚艷的是聽到開場和中段原住民歌手的吟唱。他們的吟唱沒有樂器伴奏,只是簡單擺動肢體擺動,用雙腳打出的節奏,毫無恐懼地唱出部落的傳統歌謠,讓我深受震憾,又是一個沒有框架的事物!長久以來,我對表演、音樂節奏、肢體,總是笨拙和陌生,鐵花村原汁原味、未經觀光刻意包裝的表演,深深打動我,讓我察覺自己落入世俗的框架已久,忘記原來的樣子。在這美麗的夜晚,鐵花村聚落絕對是台東市最閃耀的一個亮點。
台東:台灣最漂亮的所在
在《海岸山脈的瑞士人》書中,來自瑞士的神父說:「台灣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地方,而台東縱谷更是台灣最漂亮的所在。」這句話,絕非溢美之詞。從聖堂、都蘭山、夜晚的鐵花村,神聖的氛圍,山與海的美,原住民的歌聲,完美的一日遊,讓40歲的我們在台東得到生命的滋養,我們愛台東!